2018年数字银行挑战和机遇并存 |
时间:2018-06-14 来源:管理员 |
你的客户正在改变,你的竞争对手在改变,技术同样也是如此。那么银行是如何驾驭这些变化的呢?
这是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再是"如果?"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客户期望快速变化,新的非传统竞争对手灵活运作,本已水流湍急的市场愈加复杂,所有传统银行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连锁规则和技术挑战的冲击。
机遇在敲门 不过,机遇也通常存在。能够找到正确创新点的传统银行将会把这些颠覆之处与其传统优势相匹配,从而保护高价值业务部门并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KPMG一份最新报告表明,企业需要更具适应性的策略,要坚持对核心业务领域数字化颠覆之处进行持续评估,去接受非传统伙伴关系,方能成功。
报告概述了指导银行高管人员建立前瞻性战略的七个关键领域。下面是其中五个:
1 人口统计学
千禧一代(16-35岁)已经取代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52-70岁)成为人口统计学的主体。 更重要的是,千禧一代已经成为消费者偏好的监测基准,而 X一代(36-51)和婴儿潮一代则可能同时受到千禧一代顾客期望的回声效应(Echo Effect)的影响。 因此,银行应该使用净推荐值(NPS)、快速客户调查等工具揭示不断变化的预期以及"测试和学习"概念验证。 何为千禧一代? 国际上有一个专门的代际术语“千禧一代”(1982-2000出生),英文是Millennials,同义词Y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即2000年)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 这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该术语在中国的媒体和社会学上也常被普遍运用。他们差不多伴随着电脑/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一同成长。 2 竞争 ![]()
过去三年,金融服务行业新竞争对手出现的速度、数量和种类猛增。敏感的金融科技公司是第一波,在下一波浪潮中将会出现规模更大的非传统参与公司(亚马逊、沃尔玛、PayPal等)。 同时,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寻求与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加速金融科技类能力的绝佳机会,可以应用于银行的客户群体,提升客户体验。 所以,银行应该积极培养创新文化,培养不断追踪和评估新型数字颠覆的能力,接受更快实现目标的合作伙伴关系。 3 技术和数据 ![]()
社交媒体和手机等技术平台已经解锁了丰富的新数据资源,激发了客户洞察力。但大多数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也就是说,并不适合标准的分析模型。 而且大部分数据中不在固定的场所,意味着数据仓库和数据池不能作为有效的数据来源,因此不能够用于收集洞察并解决业务挑战。 因此,银行应该确定有用的新数据源(主要是外部和非结构化数据源),并确保技术和商业智能团队能够无缝整合数据,使可行的后续步骤具象化, 接受可加速模式识别的合作伙伴。 4 数字劳动力 ![]()
劳动力成本在银行的运营费用比例越来越大,智慧算法正在推进过程自动化,提升劳动力效率。 所以,银行应该跟上人工智能(AI)能力提升速度,推动呼叫中心、合规性和安全性等领域的自动化,接受非传统合作伙伴。 5 支付基础设施
高速发展且日趋复杂的技术带来了迟来已久的进步,支付速度大大加快,也更加便利,而在大多数国家支付功能早已过时,远远落后于时代。
要为成功而谋划。构建获取所需技术投资回报的商业案例,接入更快捷的支付方式,探索业务功能中利用增量收入产生用例的机遇。
从根本上讲,银行业的数字颠覆将意味着有赢有输。赢家将拥有一个崭新而灵活的战略愿景,吸收先进分析和新技术,收获不断变化的创新回报。
|
下一篇: 银行转战金融科技:最大的焦虑如何解决? |
版权所有(C)江西冠南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18014864号-1